简述:
浙江山与海的故事,起于本世纪之初全省范围内一场区域合作举措山海协作。20多年来,山海协奏曲从未间断。当前,
浙江“山”与“海”的故事,起于本世纪之初全省范围内一场区域合作举措——山海协作。20多年来,山海协奏曲从未间断。
当前,浙江正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更加聚焦产业链深度合作。日前,《浙江省产业链山海协作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发布。根据《行动计划》,到2023年,协助山区26县招引重点产业链项目100个以上,培育新上规企业500家;到2025年,分别达到200个以上和2300家。
从“山”“海”携手,到共建产业链,拥有一大批链主企业、龙头企业的浙江,有基础更有挑战。如何推进、促成产业链山海协作?最近,记者走进部分山区26县调研。
“山”呼“海”应
山乡来了“龙头”
三月,reibuyingtours.com,地处飞云江源头的文成县巨屿镇,春天的气息渐浓。镇上的文成娃哈哈宏振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饮料项目工地上,处处洋溢着“人勤春来早”的气氛。“今年上半年就要交付使用,一天都耽搁不起哦。”项目负责人林建阳说。
据测算,这个总投资近5亿元的项目,建成投产两年后产值可达10亿元,实现年利税2亿元,年纳税超7000万元。对文成县而言,项目早一天投产,意味着早一天带动百姓就业、增加地方税收。
一边是如火如荼在建的娃哈哈工厂;另一边,今年2月底,文成又迎来饮料行业巨头旺旺集团。旺旺集团“水神”文成生产基地已正式签约,文成将是其在大陆的第三个生产基地。在文成,一条围绕“好水”的产业链雏形初显。
文成水产业表明,以其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吸引省内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到山区26县进行产业链布局,不失为一条带动山区26县工业加快发展的捷径。正如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所说,“这是一个双赢的决定。”他认为,投资文成主要有两方面的考量,一方面是想通过产业振兴的方式,支援山区26县发展;另一方面,在文成建厂可以更加贴近浙西南、福建等市场,就近发货,降低运费,更好地实施“产地销、销地产”。
“当浙江省内产业发展形成一定梯度差时,意味着优势互补的条件更成熟,合作本身具备较好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说,山区26县的机遇来了。”一位长期关注山区26县发展的专家说。记者调研发现,一大批竞争力强的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如今对产业链配套有着巨大需求。
娃哈哈投资文成之前,已经在景宁和江山等地投资了工厂;来自绍兴的浙江三力士股份有限公司,成就了天台县制造业投资额最大的智能橡胶产业园项目;来自桐乡的某龙头企业,则投资了衢州历史上单体投资最大的先进制造业项目——浙江时代锂电材料国际产业合作园。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明文彪认为,浙江山区26县劳动力、土地成本比较低,空气、水环境比较好,非常适宜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单个环节的发展需求,像阿里去遂昌、娃哈哈去文成等,当地政府有意愿,企业也有动力。
瞥见苗头,因势利导。此次发布的《行动计划》,引导发达地区1-2家龙头企业与山区26县企业建立产业链延链合作,实施一批产业链协同项目。同时,对于龙头企业落地山区26县的重大项目可纳入“重大事项直通车”予以专题协调支持。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希望推动省内外链主企业、龙头企业深入参与到山区26县产业补短板中,帮助山区26县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山”“海”共生
携手筑牢产业链
引进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布局山区26县,不再是单向救助,而是充分调动双方资源优势,实现珠联璧合的产业共赢。
这一点,天台和三力士感触极深。
橡塑制品产业是天台主导产业之一, 2021年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7.9%。截至2021年底,全县194家规上企业中,60家是橡塑制品企业。
而这正是天台吸引龙头企业三力士的原因。三力士董事长吴琼瑛告诉记者,天台有着深厚的橡胶产业基础,区域内产业链完整,更难得的是当地拥有橡胶行业的各种人才。她举例说,三力士目前国内近200个一级经销商、2000多个二级经销商中,天台人占90%。
如今,三力士正在天台建一个数字化、智能化的橡胶带生产工厂。吴琼瑛说,这段时间公司正在谋划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愿景“使三力士成为全球第一的V带(一种用于传递力和物品运输的机械设备)供应商”,可以说,天台项目是三力士的新起点。
下一篇:古城近代建筑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