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
甘肃临洮县:“智慧”赋能助推全县蔬菜产业快速发展
初夏时节,走进位于临洮县新添镇孙家村的超大智慧农场,集中连片的800多亩绿色蔬菜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在甘蓝种植片区,工人们正在将采摘后的甘蓝装上车送往各大市场,不远处“超大智慧农场”的标识牌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整个农场里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近年来,临洮超大智慧农场大力发展穴盘育苗、水肥一体化和全球吃APP管理系统的智慧农业模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蔬菜生产种植,实现蔬菜生产机械化、智能化和精细化发展,通过机艺融合、“智慧”赋能,让传统蔬菜生产实现了规模和品质的双提升。
机械化,让蔬菜种植标准更高效
超大智慧农场目前拥有各类农业机械18台套,其中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拖拉机5台,马铃薯种植机2台、起垄机1台、收获机2台,蔬菜秧苗移栽机2台,打药机2台,无人植保机1台,地膜捡拾机1台,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使用旋耕机、播种机、深松机等农业机械进行机耕、移栽、播种、植保等各项作业。“特别是这台胡萝卜种植机,可以将胡萝卜种子均匀地编织到纸绳子里,然后把裹着胡萝卜种子的纸绳整齐播到地里,包装纸在地里能自动分解,没有污染,长出来的胡萝卜间距统一,品质好,产量高,播种也更加高效。”农场负责人何灿德介绍说。据了解,该农场还应用高地隙喷杆打药机,一天可作业100亩;用无人机喷药,一天可以覆盖400亩,通过机械化,蔬菜种植不仅省心省力,而且实现了高标准、精细化。
“我们的蔬菜产业,相对粮食作物来说,机械化方面是一个短板,我们全省的蔬菜种植面积有98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这么大,但是我们的机械化配套是相对滞后的。我看到超大智慧农场在蔬菜机械化配套方面做的很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我们应当多学习、多参观、多交流。”省农机推广总站副站长张陆海对超大智慧农场的蔬菜产业机械化给予高度评价。
智能化,让蔬菜种植管理更规范
在农场智能管理控制室里,有自动化控制系统、施肥系统、全自动过滤系统、供水及供电等一系列智能化系统。特别是农场还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以色列耐特菲姆水肥一体智能灌溉施肥设备,通过计算机系统以及延伸到农场每个角落的毛细血管,实现监测、分析、控制等多项功能智能化管理。同样种植的球结生菜,对比一亩地可以节约用水100立方,少用50%的肥料,减少40%的农药用量,但能增加30%的产量。
“我们除了在控制室通过电脑进行操作外,每一名技术员用自己的手机通过全球吃APP管理系统,也可以精准地知道每一个地块土壤的墒情,然后来决定农作物是否要浇灌,让我们的蔬菜种植更加精细化。”何灿德说到。同时,农场还应用了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只用在手机APP上提前设置好出发点和转弯点,就可以做到自动规划路线、自动调整行进方向,自动避障、调头和转弯等功能。“自从加装了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作业时翻耕深度、车辆时速等信息都实时显示在驾驶座旁的液晶显示屏上,新手也能从容操作。在此之前,耕地深度判断主要凭农机手的经验,翻耕深浅不均,因此影响蔬菜产量。现在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智慧农机,解决了劳动力成本高、生产管理粗放等问题,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多元化,让蔬菜种植技术更广
近年来,超大智慧农场坚持把蔬菜种植多元化发展作为促进持续增收的有力抓手,立足资源优势,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从2021年5月落户临洮县新添镇,超大智慧农场在不断引进新机具、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同时,积极从福建、广东等地引进新品种开展试验种植和示范推广,fortunatebattery.com,试验出娃娃菜、甘蓝、球结生菜等十几个适合当地生长,又能被消费者接受的高原夏菜新品种。多元化的种植模式不仅让蔬菜种植技术应用更广泛,同时也让临洮本地的蔬菜产业更适合市场化的发展需求。
“超大智慧农场,符合今后农机化发展的一个方向,高端智能。前期的耕、种、管方面的机械都比较成熟了,hmsljcz.com,收这个环节比较难,因为蔬菜的种类比较复杂,收获起来造成的损伤,包括相关的一些数据要求也比较高。下一步,我们可以依托超大农场,在全省建立这么一两个试验示范点,通过项目支持,引进一些适合蔬菜收获的机具,通过试验示范,技术改进,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通过进一步推广,实现我们特色蔬菜产业关键作业环节机械化水平的提升。”省农机化处副处长邵博对临洮县蔬菜产业机械化寄予了更高的期许。
上一篇:开展职业培训助力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