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
55岁考王梁实第26次高考428分
高考钉子户梁实称目标是川大:如早几年选文科 应该考上了
“我读书的时候,听到某人考上大学,整个人头皮都会发麻。”55岁的梁实提到“考大学”,言语间仍激情澎湃。他是四川眉山人,自1983年以来,总共参加过25次高考。
有人称他为“高考钉子户”,有人叫他“中国第一铁脑壳”、“中华第一考王”。据他说,常年备考的茶馆都被他“熬”倒了好几家,但每一次放榜,他都未能如愿。
如今,梁实头发已有些花白,仍执拗地参加高考。他告诉九派新闻,今年他准备改考文科,经过一年的备考,他早已信心满满,“我觉得选文科是选对了,如果早几年选文科,应该早就考上了。”
2022年,梁实在准备他的第26次高考。图/受访者提供
对话
【1】报考科目:文科
九派新闻:今年是你第几次准备高考?
梁实:第26次,我今年最高目标还是四川大学,不过考上川大可能有些困难。
九派新闻:为什么突然想改考文科?
梁实:我以前一直考理科,今年是第一次考文科。我觉得理科不做题就考不好,我不喜欢动笔做题,坚持不下来。但我觉得考文科就不用做题,比较适合我。准备这么久,我感觉文科没有多难,全靠理解,我还是很有把握的。今年我觉得选文科是选对了,如果早几年选文科,应该早就考上了。
九派新闻:你以前接触过文科吗?
梁实:我读高中的时候学过,而且之前考理科的时候要考政治,我平时一道题都不做,满分100分,我可以考80多。
九派新闻:你觉得考文科和考理科有什么不一样?
梁实:文科都是相通的,政治、历史,包括地理,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讲社会知识,它的思维模式、分析逻辑都差不多,我都能理解,所以我觉得跨考文科没什么难度。
理科差别就比较大了,比如化学和物理就是迥然不同的两门学科,虽然理科从理解的角度来讲,也不存在难点,但我不喜欢做题,所以每次考试都失败,文科就不一样,文科的话我觉得不练习也可以。
九派新闻:你感觉今年能考多少分?
梁实:上重本没问题。不说川大,川大要6百多分,不是很容易,但重本一般5百多分。我问过那些老师,他们学校的学生文综普遍都考180、190分,但我觉得我肯定能考200多分,甚至可以考到240分以上,加上语数外,考五百多分,上个重本应该没问题。
九派新闻:马上就高考了,紧张吗?
梁实:以前还会有点儿紧张,现在一点都不紧张,我异常的淡定。
九派新闻:今年高考和以往有什么不一样?
梁实:没什么很大的不同,只是疫情会有些影响,在考前两周,我们每天都要健康打卡、上报体温等,考试的时候,还需要出具48小时核酸阴性报告。
2021年,梁实第22次参加高考。图/新华网
【2】备考地点:茶馆
九派新闻:你平时怎么准备的,有看教材吗?
梁实:我没买到教材,也没看过教材,只买了两本参考书,参考书写得比较详细,我就天天看。
这段时间我还买了两本练习册,也都是看,先看题,再看答案,把题看懂看通,我觉得就可以了,必要的时候,觉得哪些字写起来生疏,就多写几遍。我也没怎么背,我觉得全凭理解,没什么要背的。
九派新闻:听说你“熬”倒了好几家茶馆?
梁实:倒闭两三家了。茶馆是个学习的好地方,可以喝茶,可以办事,还可以学习,很安逸。我今年也基本都在茶馆备考,早上去茶馆点杯茶,从早坐到晚,边喝茶边学习。
九派新闻:有网友说,等你读完大学都快退休了,你怎么看?
梁实:如果说是抱着找工作的想法去考大学,可能我早就不会考了,我现在就算考上大学,毕业了找工作也不会有人要。
我主要是为了完成上大学这个心愿,我从小就觉得大学很神圣,不去读大学心有不甘。刚恢复高考那几年,我才上小学,整个社会风气很不一样,那个时候听到某人考上大学,我整个人头皮都会发麻,看他们都是仰视。
九派新闻:你觉得现在考大学跟那个时候有差别吗?
梁实:有一点差不多,读完大学都要解决饭碗问题、前途问题,只是以前读完大学分配工作,考上大学就意味着金饭碗。
那个时候谁考上大学,说出去都是有档次有身份的事情,感觉一下从农民变成知识分子,可以天天穿着白衬衫,两支钢笔插在衬衣口袋里,非常拽。
现在考上大学就没有那种跳龙门的感觉了,虽然大家也非常重视这件事,但是和以前还是不一样,以前是彻底打翻身仗,现在读完大学路还远。
九派新闻:你第一次参加高考是什么时候?
梁实:第一次是1983年,我16岁,高中毕业去参加的高考。那时大学特别难考,能考上大学是很了不得的事情。
上一篇:郴州莽山:南岭山脉的绿色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