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
珍惜荣誉 砥砺前行——重型机械工程救援大队队伍建设纪实篇,指战员,船艇,战勤,后勤
长春市消防救援队伍中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在荣誉背后默默耕耘,为创造更多的辉煌提供坚实的基石,这就是后勤保障部门——重型机械工程救援大队全体指战员。改制转隶以来,大队以保障中心工作为总目标,以突出战斗力保障为中心,以强化战勤精细化管理为手段,全力提升战勤保障服务能力,全面推进战勤保障转型升级,基本形成了“器材模块化、保障多元化、力量专业化、管理正规化”的保障新格局,树立了“主动保障、靠前保障、保障就是服务”的新意识,为总队、支队灭火救援及实战演练,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支队党委高度重视,为后勤保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支队党委高度重视大队保障队伍发展,各级领导多次莅临指导为保障大队建设发展献策献力;车辆配备从单一的保障职能,逐步多元化、全面化,涵盖了从大型机械作战保障到宿营、淋浴、厕所、冷藏、饮食等一体化的现代化生活保障,执勤车辆从28台快速增长到48台,器材配备从简单的灭火器材逐步发展到高精密等进口设备一应俱全,切实满足了现代化后勤保障需求;大队支部班子不负领导期望,坚持生活保障、大型破拆、器材保障、物资保障、供液保障、抢修保障等六个模块主责主线地位,找准灭火救援保障和辖区灭火工作任务与之的融合点、切入点,有效提高了队伍整体的实际效能和专业化、特色化水平。
立足实战化、精准化保障,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大队根据作战需要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开展战例研讨、借鉴学习的方式,初步形成作战保障、生活保障两个模块编程。作战保障编成涵盖大型机械破拆组、供气组、供液组、供水组、抢修组、物资组共计6个小组18台执勤车辆20余名指战员,主要为灭火救援现场前线提供各类作战保障,确保灭火救援顺利展开;生活保障组主要包含饮食保障组、宿营保障组、卫勤保障组、卫生保障组、运输保障组共计5个小组13台执勤车15余名指战员,主要解决灭火救援后方保障作战人员生活需要。两个保障模块自上而下设置负责人及相应的分队长,两个模块之间采取相互依赖的工作模式,在明确方法的同时,有针对性的开展物资仓储发放、兵力运输投送、装备检测校验、药剂充装更换、车辆维护抢修、大型机械支援、以及周边灭火救援实施,有效的提高了队伍整体的实际效能和专业化、特色化水平。
坚持问题导向,战勤保障体系取得初步成效。
为加速推进转型升级,强化工作指导统筹,确保工作不脱节、不滞后。大队组建练兵工作小组,深化研究下发的练兵科目,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大型机械破拆、转运物资、模块化运输、营地搭建、生活保障、夜间抢修等实用性训练操法。研究制定5类特种灾害事故灭火救援破拆与行动指南、跨区域水域救援编成、跨区域地震救援编成及100至300人饮食保障编成,进一步完善指挥与保障体系,强化作战准备,规范战斗行动。
作战保障方面:按照支队要求完成市区内执勤车和行政车的日常维修和换季保养工作,同时在重要节日及安保活动中派出技术人员进行巡检。共开展巡检130余次,深入大队(站)维修121台次、驻场维修2112台次、行政车辆排障189台次,同时为消防车保养402台次、行政车保养130台次。大型机械初见成效,特别是“1·28”吉林省杞参食品有限公司火灾、“5·13”绿园工厂火灾、“6·17”新光复路火灾等大型救援现场第一时间为救援提供救援通道,开辟灭火进攻路线,为成功处置灾情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