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
承包园林赔得一塌糊涂,研发园林机械却东山再起。一个5人小团队在跨界转型后,仅用2年时间便创造了年销售收入
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记者 乔地 通讯员 李建伟
承包园林赔得一塌糊涂,研发园林机械却东山再起。一个5人小团队在跨界转型后,仅用2年时间便创造了年销售收入760万元的财富传奇,今年可能突破千万元大关。创造这一奇迹的是郑州市顺意科技有限公司。11月23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进这家小微企业一睹芳华。
初试牛刀 技术改良产品畅销市场
冬日煦暖的阳光,斜洒在青翠欲滴的树木上,满目葱茏、生机勃勃,间或传来几声“哗哗”的声响。不远处,几名工人正有条不紊地操作着一台台园林机械,给树木修枝、剪叶。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自行走园林碎枝机’,运行速度非常快。” 在顺意科技千亩园林项目基地如意林内,项目部经理李娟推来一台近一人高的机器,从地上拿起一根与婴儿胳膊粗细差不多的树枝扔进机器,启动开关,只听见“轰隆隆”几声,一堆碎枝粉末瞬间从出料口倾泻而出。
李娟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该产品速度快、操作简单、可应用在园林、苗圃、公园、林场厂区等多个场地。
“这是企业转型后首次自主研发成功的园林机械产品。”顺意科技董事长刘丙炎说,如意林原本是企业在新郑市承包的园林种植项目,由于发展不景气,才转型做园林机械。
距新郑市不远的许昌市鄢陵县,是著名的花木之乡、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花卉苗木种植种植面积达60万亩,周边农民都通过承包土地种植苗木花卉走上了致富之路。在此环境影响下,2021年,顺意科技董事长刘丙炎也承包了1000余亩土地,种植新品种绿化用树。但由于缺少种植和管理经验,项目一度陷入危机,两年亏损近800万元。
时隔四年,提起此事,刘丙炎仍心有余悸。他说,如意林从开园以来,先后招募了百余名工作人员,hshgnk.com,花大价钱购买进口园林机械设备。即便如此投入,园林发展依然难以为继。
“步步用心、步步艰辛,仍然事倍功半!”刘丙炎坦言,大量心血和汗水付诸东流,曾一度想放弃,但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从中发现了潜在的商机。公司曾花费2万多元购买了一台荷兰进口碎枝机,使用过程中却经常“罢工”,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看到这种情况,从小热爱机械的他,动手捣鼓起这台碎枝机。拆解检测后发现:由于机器中间发电机转子中间的位置没有加固,导致使用过程中转子容易开裂,一不小心就会报废,且笨重,爬坡、过沟需要两三个人合力才能推动。
“两万多元的机器,扔了太可惜,我就决定自己动手改造。”刘丙炎说,经过多次实验后,在发电机转子的位置设计了防爆位,加了两个防爆轴承,给脆弱的转子加上了“保险”。“这样一来,即使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先坏的是防爆轴承,不会危及到机器的核心部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机器的使用寿命。”
除了在原有产品基础上进行加固改造外,androidtutorialvideo.com,还在机器底部加装了自行走底盘,实现一个人独立操作爬坡、进行远距离转运,并为转子装配3把飞刀进行粉碎,同时加大机器进料口、涨紧皮带装置、增加为双出料口,粉碎效率达到1吨/小时,工作效率提高50%。
“自行走园林碎枝机”改造成功后,刘丙炎又及时对防爆轴承、自行走底盘等几项关键性技术申请了5项实用新型专利保护,投入批量生产后以比进口机器低50%多的价格进入市场,一时间供不应求。在当年鄢陵县举办的全国园林博览会上仅一天便接到200台订单。
无心插柳柳成荫。面对碎枝机如此走俏的市场行情,刘丙炎颇感意外却也兴奋不已。他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从园林种植行业转型投入园林机械产品研发!2021年初,刘丙炎在公司内部挑选多名优秀人才组建技术研发团队,成立河南如意林园林机械有限公司,走上了园林机械产品研发道路。
技术创新 跨界转型迎来新生
循着不远处传来地“嚓嚓”声响,记者来到如意林树木种植区域。一名园林工人正拿着与晾衣杆粗细差不多的杆子锯枝,瞬间,一根成人小臂粗细的树枝便掉落在地面上。“这是我们研发的高枝锯,用在高树修枝、定干等。”刘丙炎说。
“怎么听不到一点声音?”记者疑惑。
“我们生产的这一系列园林工具,主要专利技术是用锂电替代传统的背包式汽油、柴油机等传统动力源,寿命长、效率高、零污染、免维修。”刘丙炎介绍,锂电是新型节能环保能源,轻便高效、用途广泛,在研发过程中经过多次实验,发现用锂电代替燃油,避免了传统燃油机噪音大、污染重、冬天发动机启动慢等弊病,更方便野外作业。相较于背包式燃油机,锂电园林工具平均每月能够节约燃油费用900元,且整机重量最多不超过5公斤,操作轻便,工作效率相当于传统人工8—10人左右,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在2021年的许昌鄢陵农用机械产品展会上,锂电园林工具仅一天便接到50台产品订单。